擬開設課程一覽表
必修課程(18學分) | ||||||
方案名稱 | 課程名稱 | 學分數 | 開課單位 | 授課教師 | 備註 | |
古希臘文學經典方案 |
古希臘文一 (上、下) |
3 |
3 |
外文系 |
范吉歐 |
|
古希臘文與古典學導論 (一、二) | 3 | 3 | 歷史系 | 張瑞林 | 與古希臘文一(上、下)擇一修習 | |
古希臘文二 (上、下) | 3 | 3 | 外文系 | 范吉歐 | ||
世界史一 | 3 | 歷史系 | 張瑞林 | 111-1由楊肅献老師代課 | ||
西洋哲學史一 | 3 | 哲學系 | 鄭義愷 | |||
拉丁文學經典方案 |
拉丁文一 (上、下) |
3 |
3 |
外文系 |
李佑金 |
|
拉丁文二 (上、下) | 3 | 3 | 外文系 | 凱羅榮 | ||
世界史一 | 3 | 歷史系 | 張瑞林 | 111-1由楊肅献老師代課 | ||
西洋哲學史一 | 3 | 哲學系 | 鄭義愷 |
選修課程(15學分),各群組應至少修習3學分 | ||||||
群組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分數 | 開課單位 | 授課教師 | 備註 | |
語言與文學 |
閱讀古希臘各語類(上、下) |
3 |
3 |
外文系 |
范吉歐 |
|
荷馬作品選讀 | 3 | 外文系 | 范吉歐 | |||
希臘悲劇選讀 | 3 | 外文系 | 范吉歐 | |||
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 | 3 | 外文所 | 范吉歐 | |||
索福克勒斯的安蒂岡妮 | 3 | 外文所 | 范吉歐 | |||
聖經故事選讀 | 3 | 外文系 | 楊明蒼 | |||
古羅馬歷史文學(共和國初期) | 4 | 外文系 | 林翰司 | |||
古羅馬歷史文學(共和國晚期至帝國初期) | 4 | 外文系 | 林翰司 | |||
歷史 |
希臘化時代 |
3 |
歷史系 |
張瑞林 |
||
羅馬帝國史 | 3 | 歷史系 | 張瑞林 | |||
史學法文:從古典到希臘化時期之希臘 | 3 | 歷史系 | 張瑞林 | |||
古希臘文學史 | 3 | 歷史系 | 張瑞林 | |||
莎草紙學與希臘羅馬時代之埃及(一、二) | 2 | 2 | 歷史所 | 張瑞林 | ||
哲學 |
柏拉圖愛欲思想 |
3 |
哲學所 |
鄭義愷 |
||
亞里斯多德 | 3 | 哲學系 | 鄭義愷 | |||
悲劇與喜劇的哲學 | 3 | 哲學系 | 鄭義愷 | |||
柏拉圖論知識 | 3 | 哲學所 | 鄭義愷 | |||
柏拉圖的政治哲學 | 3 | 哲學系 | 徐學庸 | |||
哲學與修辭學:古希臘的反省 | 3 | 哲學所 | 鄭義愷 | |||
古希臘靈魂觀 | 3 | 哲學系 | 徐學庸 | |||
《尼科馬哥倫理學》討論 | 3 | 哲學所 | 徐學庸 | |||
《論萬物的本質》討論 | 3 | 哲學所 | 徐學庸 | |||
柏拉圖與智者 | 3 | 哲學所 | 鄭義愷 | |||
《論善與惡的界限》討論 | 3 | 哲學所 | 徐學庸 | |||
柏拉圖《政治家》篇 | 3 | 哲學所 | 鄭義愷 | |||
西洋古代政治思想 | 3 | 哲學系 | 徐學庸 | |||
柏拉圖的靈魂三分觀 | 3 | 哲學所 | 徐學庸 | |||
亞里斯多德的實踐哲學 | 3 | 哲學所 | 徐學庸 |
三、學生主修系所、雙主修學系及輔系之必修課程不得計入本學程之選修課程學分。學生需在不違反該就讀學系所訂定之修課規定前提下,修習本學程規定之學分。學生修習本學程之科目及學分是否計入畢業應修學分內,由其主修系所認定之。
本學程各課程之名稱與學分數,詳見每學年學程中心網頁之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