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人文藝術類-彭鏡禧先生
彭鏡禧教授,1968年臺大外文系畢業,1972年臺大外文研究所畢業。1977年獲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隨即返回臺大任教,直到屆齡退休。期間亦曾在耶魯大學、牛津大學與芝加哥大學英文系研修莎士比亞。曾任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臺大外文系主任、戲劇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輔仁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現任臺大外文系與戲劇系名譽教授、輔仁大學講座教授。
彭教授專長為莎士比亞、文學翻譯與中西戲劇,造詣深厚、能量充沛;編、著、譯各類作品四十餘冊,學術成就斐然。與夫人夏燕生教授共同譯著的英漢對照版《好詩大家讀》於1989年初版,至今膾炙人口;2004年出版《細說莎士比亞論文集》,慧眼獨具,堪稱臺灣莎學研究者必讀的經典。近年來與陳芳教授合作改編莎劇為戲曲,已完成《約/束》等四種,除了在臺灣,也受邀到河南、北京、英國莎士比亞雙年會、美國莎士比亞年會等處演出。被譽為國內研究莎士比亞的大師。
他的翻譯成就備受文壇推崇。曾獲第一屆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及譯文組第一名、中國文藝協會文學翻譯獎章兩次,以及香港翻譯學會終身榮譽會士及臺灣翻譯學會終身榮譽會員的榮銜。
學術服務方面,彭教授同樣表現傑出。他歷任《中外文學》主編、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中華戲劇學會會長、中華民國筆會季刊主編、中華民國筆會會長,長期推廣文學與戲劇、推動國際交流,於學術界、文藝界貢獻卓著。
彭教授十分服膺賈伯斯(Steve Jobs)2005年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上說的: 要「追隨心之所願」(Follow your heart)。「 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七嘴八舌淹沒你自己的聲音。」因為天生我才必有用;神創造萬物,都有美好的旨意。這絕對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任意妄為,因為一旦找到自己的才華,也就是恩賜,就要專心一意,努力成就自己。
此次獲獎,彭教授說,除了感覺榮幸,其實更多的是心虛。他說:「我擔任過多次傑出校友推薦委員,知道獲選者都是一時俊彥,在各領域貢獻卓越。相較之下,我至多敬陪末座。而即使這小小成就,都是靠了許許多多人的幫助。」
彭教授自認一路走來,十分幸運,少有挫折。即便有小小的不順,通常也帶來美好的結局。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學問極為傑出,人品極為高尚的師友引領,做他的榜樣。在臺大獲得朱立民、顏元叔、余光中等名師指點,領略文學之美,從而進入文學研究領域。他說:「有些人認為文學或藝術沒有實用價值,殊不知文學藝術幫助我們開闊心胸。而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有多寬廣。這正是文學藝術的『實用』價值──實在有用。」